音乐粉 > 音乐教程    > 乐理知识 > 181-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数理性的精密

181-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数理性的精密

  • 人气:739
  • 收藏:0
  • 发布时间:2021-11-27 16:34:14
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数理性的精细 同样情理的还有据杨荫浏先生叙说的一个例子: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韩孟德发现了韩氏电风琴(Hammondorgan),因为电子技巧的兴旺,使得每个音的高度都可以正确地到达与其物理振动频率的赫兹数值完整的一致。但初步试用时,立刻就有不少人提出了“发音太准”的批评,,而不愿运用,韩孟德也由此发觉到该琴的发音过准,使得音色也不够丰富、体现力不强,行将已制成的乐器发出,加人了与管风琴大概相近的一些音差之后,而后再行发售。 我国的机械电子工业部在为制订电子乐器的产品规范中的音高技巧指标时也做了大批的科学验证工作,其中对电子琴音高许可误差值的限定上,就触及到这种对人耳音差分别阈的验证。经过中国艺术研讨院的音乐家与北京大学的物理学家们的一同研讨说明:普及.型电子琴的音高误差最佳值应掌握在+-8音分以内,这一建议已作为该产品的威望技巧规范而被电子琴的生产厂家所普遍采用。 可见,人们在“音差景象”的发现之后很快地就由“为难”的主动.转化为将其纳人踊跃可用因素的主动.。在人类的听觉心理中,原来对蕴含肯定音差的音准持宽容态度,这并非是因为生理上听觉能力之限所致,而是一种主动.的听觉审美心理的寻求与选择。正如前文枟美音求源》中所说对美的音色的形成要求蕴含有些许的噪声成分;而对音乐艺术体现运用中的“音高”与“音准”也要求有肯定的“音差”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通常所说的“绝对音高感”(又称“固定音高感”)其实也只是相对的“绝对”。 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艺术学科的内在法则与体现特征也迥异于数理学科中谨严的逻辑思想与力图正确为上的准则。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数理性的精细,在活生生的音乐中,从来就毋须刻意地去寻求一种绝对的、极其正确的东西。就音高、音准来说,长时间的音乐实际与审美实际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完整契合于数理要求而绝对正确的音准往往恰是不被人们审美听觉心理所怅然承受的音准,往往是被以为缺少体现力与审美价值的音准。可谓是“至准无准”。

Powered by 音乐粉 www.yinyuef.com 备案号:辽ICP备2022011606号-2

音乐粉所有资料均为网友制作、提供或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